首页 »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全文在线阅读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论真理与谎言

关灯直达底部

我们有非常多互相冲突的面具;我们戴上一个合适的面具,而当另一个更有利、更舒服时,就扔掉原先那个。

问: 你说过,真理一再重复就变成了谎言,怎么会呢?谎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谎不对?在我们生活的所有层面,这不是个微妙而意义深远的问题吗?

克: 这里包含了两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如果重复一个真理,它怎么就变成了谎言?我们重复的到底是什么?你能重复你的体悟吗?我体悟了某个东西。我能重复它吗?我能描述它,谈论它,但那个体验并非我们所重复的东西,显然是这样吧?我们被困在言辞之中,错失了那个体验的意义。如果你有了一个体验,你能重复它吗?你也许想重复,你有重复的欲望,想重新感受一番,然而你一旦体验过,它就结束了,它无法被重复。可以被重复的只是感觉——相应的那个词带给生活的那种感觉。很不幸,大多数人都是宣传家,我们重复那个词,被困在其中。所以我们靠词语而活,真理反而不被接受了。

比如,我们拿爱的感觉来说。你能重复爱的感觉吗?当你听到“爱你的邻人”这样的话,对你来说那是真理吗?只有当你真正爱你的邻人时,那才是真理;那份爱无法被重复,只有那句话可以被重复。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通过重复“爱你的邻人”或者“不要贪婪”之类话而感到幸福、满足。因此,别人的真理,或者你曾经历的某个实际体验,只是通过重复,并不会变成现实。相反,重复阻碍了现实。只是重复某些观念并不会成为现实。

这个问题的困难之处在于,不从对立面来了解问题。谎言并不是与真理对立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所说的东西中蕴含的真理,而不是非此即彼地对立来看,把它看成是一个谎言或一个真理;但是,要看到我们大多数人都人云亦云却不知真义!比如,我们讨论了命名和不命名一种感觉,等等。我肯定,你们很多人会重复它,认为那是一个“真理”。如果那是一个直接的体验,你是永远无法重复它的。你可以谈论它,但如果那是一个真实的体验,当你谈论时,它背后的感觉已经没有了,词语背后的情感内容已经完全消失了。

思考者和思想就是一个例子。对你来说,也许那是个真理,因为你直接体验了它。如果我人云亦云地重复,它就不是真实的,不是吗?——真实,不是虚假的反面,请注意。它不是事实,只是重复,因此没有任何意义。你们看,在重复的过程中,我们树立教条,建起教堂,我们在那里避难。是那个词而不是真理,变成了“真理”。那个词并非那个东西。在我们看来,那个东西就是那个词——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非常小心,没有真正地体悟就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如果体悟了什么,你可以与别人讨论它,但词语和记忆已经失去了情感的内涵。因此,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在日常谈话中,我们的观点、用词就会改变。

我们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寻求真理,所以我们不只是宣传者,了解这一点很重要。通过重复,我们用词语或感觉迷惑了自己。我们被困在幻觉之中。要从中解脱,就必须直接体验。要直接体验,我们就必须在重复和习惯中、在词语和感觉中觉察自我。那份觉察会带来非凡的自由,那样一来,就可能有更新、持续不断的体验,就可能脱胎换骨。

另一个问题是:谎言到底是什么?说谎为什么不对?在我们生活的所有层面,这不是个微妙而意义深远的问题吗?什么是谎言?就是矛盾,不是吗?自相矛盾。我们可以有意或无意地矛盾;它既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矛盾可以是非常非常难以察觉的,也可以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矛盾中的分裂非常严重,我们要么变得不平衡,要么就是意识到分裂,进而着手修复。

要了解这个问题,什么是谎言,我们为什么说谎,我们就必须不从问题的对立面来思考,而是直接探究它。关于我们内心的矛盾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就观察这个问题,而不是竭力去变得不矛盾?检视这个问题的困难之处在于,我们如此轻易地谴责谎言,不是吗?然而,要了解它,可以不要从真理和谬误这样相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吗?可以直接思考矛盾吗?我们为什么矛盾?我们身上为什么存在矛盾?我们是不是抱着一种意图,就是要按照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生活——让自己不断地接近一个模式,不断努力成为别人或自己眼中的什么人物?渴望遵循一个模式,不是吗?当我们没有符合那个模式,矛盾就出现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试图符合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个近似、一个观念?为什么?显然是为了安稳,为了安全,为了受人欢迎,为了自我感觉良好,等等。这里就埋藏着矛盾的种子。只要我们在接近某个理想,试图成为什么,就必然会有矛盾;必然会有真与假的分裂。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平静地探究它的话。不是说没有真假之分,关键是为什么我们身上存在矛盾?不就是因为我们试图成为什么——成为高贵的、善良的、道德高尚的、有创造力的、快乐的人?这个成为什么的欲望本身,就存在着矛盾——不要成为别的什么。极具破坏性的就是这个矛盾。当我们真的与某个东西彻底认同时,就会自我封闭,就会心存抗拒,也就会导致失衡——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为什么我们身上存在矛盾?我做了什么,不想被发现;我有些想法不合要求,这让我陷入了矛盾,而我不喜欢那样。哪里有近似,哪里就有恐惧,正是这个恐惧引起了矛盾。然而,如果我们不去试图成为什么,就不会有恐惧,不会有矛盾,不会在任何层面出现谎言(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谎言)——某些被压抑的东西,某些被彰显的东西。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是些情绪和姿态,根据情绪,我们摆出姿态——这就是矛盾。当情绪消失,我们还是老样子。真正重要的就是这个矛盾,而不是你是否讲了个善意的谎言。只要这个矛盾存在,就一定会有一种肤浅的生活,因而会有肤浅的恐惧需要保护防守起来——然后便会有善意的谎言——你知道,诸如此类的种种就来了。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我们不问什么是谎言、什么是真理,而是撇开这些对立,直接探究我们身上的矛盾——这相当困难,因为我们太过依赖感觉,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是矛盾的。我们依赖记忆,依赖观点;我们有许许多多试图掩盖的恐惧——这一切都制造了我们内心的矛盾;当那个矛盾变得无法承受,人就会发疯。我们想要和平,可我们所做的一切却都在制造战争,不仅家庭中有战争,家庭外也有战争。我们不去了解是什么导致了冲突,却只是努力变得越来越这样或那样,变到相反的那一面,因此就制造了越来越严重的分裂。

为什么我们内在有矛盾,这个问题能不能这样来理解——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更加深入,深入心理?首先,我们意识到自己过着矛盾的生活吗?我们想要和平,却都是民族主义者;我们想避免社会灾难,然而人人却都是个人主义者,局限而自我封闭。我们一直生活在矛盾中。为什么?难道不是因为我们是感觉的奴隶吗?这个问题不需要你否认或承认。这需要对感觉的内涵,也就是欲望,进行深入地了解。我们想要非常多的东西,全都彼此矛盾。我们有非常多互相冲突的面具;我们戴上一个合适的面具,而当另一个更有利、更舒服时,就扔掉原先那个。正是这种矛盾的状态制造了谎言。与之相对的是,我们制造了“真理”。但显然真理并不是谎言的对立面。有一个对立面的东西,并不是真理。在对立面中,包含着与它对立的东西,因此那并不是真理。要非常深入地了解那个问题,我们必须觉察生活中所有的矛盾。当我说“我爱你”,与之相伴的是嫉妒、羡慕、焦虑、恐惧——那就是矛盾。必须了解的就是这样的矛盾,只有觉察到它,才能了解它,觉察而不带任何谴责或辩护——只是观察它。要被动地观察它,我们就必须了解辩护和谴责的整个过程。

被动地观察事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开始明白自己的感觉和思考的整个过程。当我们觉察到内心矛盾的全部意义,就会带来巨大的改变:你就是你自己,而不是某个你想要成为的人。你不再追随理想,寻求幸福。你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从这一点开始,你就可以继续前进。那时候,就不可能有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