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绝非偶然 » 绝非偶然全文在线阅读

《绝非偶然》成就动机研究

关灯直达底部

作为年轻夫妇,我们的生活方式深受老兵村文化氛围的影响。而第一次让我们尝到教书滋味的是卫斯理大学校园,尤其是心理学系。在卫斯理大学的两年,我是系里唯一的研究生。在很多方面这是一个劣势。比如对于教授的看法、课业负担和天气之类的话题,没有同伴跟我进行交流,没人跟我分享观点和焦虑,我也没处发牢骚。在学术上,我连可以比较的同学都没有,我怎么评估自己表现的好坏呢?而且我也没机会上专为硕士生开设的研讨课,因此我全部的研究生训练就是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但是利远大于弊。因为我比本科生强,又因为我没有研究生同伴,教授们都把我当做他们的同事,资历尚浅没错,但无疑是被当做同事看待。我可以跟每一位心理学教授随意交谈,大家经常共进午餐。如果教授们想休息一下,我们就散步到多尼屋。那是一个原木搭建的咖啡屋,十分温馨。在那里我们常常遇到其他系的教授。非官方心理学桌的一位常客是杰出的人类学家戴维·麦卡利斯特(David McCallister),另一位是与众不同的诺尔曼·布朗(Norman Brown),他刚刚完成对弗洛伊德的精辟分析,出版了《生与死的对抗》(Life Against Death)。他们视我为同行,像我的心理学“同事”一样和我热烈地讨论问题。

平等待人风气的引领者是心理学系主任戴维·麦克莱兰。打从我和薇拉来到卫斯理大学,就一直被他的温暖和亲切所打动。我们到达老兵村没几天,麦克莱兰得知公寓里没什么家具,就让我去系里借写字台、椅子和台灯。见我没办法把笨重的家具拖回家,又帮我把写字台抬进他的旅行车后备箱,载我回老兵村,接着又气喘吁吁地帮我把写字台抬上了楼。他的豪爽令我终生难忘。

麦克莱兰举止随和,作为我的导师和薇拉的老板,与他共事十分轻松。他会明确提出工作要求,但工作时间和方式之类的细节则完全由我们自行决定。事实上,每当我们带着完成的项目走进他办公室,他总是流露出惊喜的表情。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位贵格会教徒,一位虔诚的教徒,和妻儿相处不拘小节,充满着浓情蜜意。这位好好先生不仅是系主任,也是系里最优秀的学者,37岁时就完成了一本有关人格的优秀教材,还出版了一本影响深远的小册子《成就动机》(The Achievement Motive)。麦克莱兰,这位安静的贵格会教徒,一生都致力于研究成就动机并寻求有关例证。

麦克莱兰开发了一项信度很高的测量技术,用以衡量一个人成就动机的高低。在实验中,他给被试看一幅图,图中描绘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比如在一片乡村背景下,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位青年男子倚着篱笆聊天。麦克莱兰要求被试根据这幅图写一个结构式的故事,说明图中的人物是谁,正在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将会怎样。

成就动机

一种对获得显著成就、掌握技能或迅速达到高标准的欲望。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愿意追求高难度的目标,并且愿意把大量时间花在他们追求的目标上。

随后麦克莱兰和助手根据被试写下的故事内容对其进行成就动机评分:两个男人是在讨论修理房屋、种花还是去看电影?中年男人是在设法说服青年男人为了前途去上大学,还是在讨论饲养一头在下次市集比赛中能获奖的奶牛?通篇写着自我完善、发明创造、获得升迁、取得关键比分这类话题的人,与那些认为图中人物在谈论电影或欣赏落日余晖的人相比,具有更高的成就动机。麦克莱兰认为,被试所想象的内容可以揭示其成就动机的高低。“幻想中的任何事物都具有某种象征性,”他写道,“一个人可以幻想自己飞入云霄或者沉入深渊,也可以幻想自己杀了长辈,或者踩一脚弹簧就蹦到了南太平洋岛。”当然,拥有高成就动机的人是不会写沉入深渊或逃到南太平洋这样的内容的。

我认识麦克莱兰时,成就动机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他和搭档发现,成就动机分数比智商更适合作为学生能否取得学业成功的预测指标。在一个看似简单的研究中,他们对此进行了解释。设想你是一个正在玩套圈游戏的孩子,正要选择站立的位置。你会站得离木桩很近以确保套圈成功吗?哪怕这种成就感并不让人十分欣喜。还是会后退到根本套不到木桩的位置,心想反正套圈不是你擅长的技能?成就动机低的孩子有可能选择这两种答案,要么直接站在木桩底座上,要么站到离木桩很远的地方。

而成就动机高的孩子会选择站在跟木桩保持适当距离的位置上。在那个位置上,他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提高技能,最终成为套圈能手。按照麦克莱兰的观点,他们就像成功的商人,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获得高额的回报。在这个案例中,回报来自于不断提高技能并最终取得高分的满足感。

薇拉是麦克莱兰的全职研究助理,很快就掌握了成就动机测量的编码体系,能够根据被试写的故事评定他们的成就动机分数。由于工作出色,她被麦克莱兰作为参照系,评判其他评分者的工作好坏。麦克莱兰一直在寻求成就动机与高成就相关性的新例证。他思索着,为什么有些国家充满了高成就之人,而其他一些国家却都是低成就之人?这些疑问促使他翻看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著作,研读将资本主义崛起与新教伦理相联系的章节。新教伦理认为上帝青睐这样的人:努力工作不贪图享乐,以期未来获得更丰厚的回报。麦克莱兰推断,如果韦伯是对的,那么与天主教国家相比,新教国家就会给年轻人灌输更多的成就动机。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麦克莱兰让薇拉从当时比较流行的小学读物里随机抽取样本。薇拉找到几位外国学生,指导他们把这些外国小学读物翻译成英文。随后,薇拉给这些故事进行成就意象评分,就像给成年人看图后想象出的故事进行评分一样。研究结果证明了麦克莱兰的假设:新教国家的儿童读物充斥着成就意象,而天主教国家的儿童读物里就很少。

我接受挑战,协助麦克莱兰寻找一种成就动机的非语言测量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还没有读写能力的小孩,可以确定小孩最早从什么时候出现成就动机。这是很有趣的挑战,可从何处着手呢?不能从小孩子开始,因为我需要把非语言测量方法与标准化的语言测量方法结合起来。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格特质可以通过一些非语言的方式体现出来,比如一个人走路的方式、画画的方式和写字的倾斜度等。我虽然对此持怀疑态度,但还是决定在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仔细搜寻,寻找能够对自己有所启迪的书和文章。

我找到的大多数文献都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但在四处翻阅时,我在1896年出版的《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中觅得一块小宝石。它是一篇实验报告,题目叫做“已养成的无意识运动习惯:从与注意力的关系视角研究笔迹”(Cultivated Motor Automatism:A Study of Character in its Relation to Attention),作者是格特鲁德·斯泰因。没错,正是格特鲁德·斯泰因。做此项研究时她正师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

斯泰因的实验是首个正式研究无意识书写现象的实验。她在一根固定在天花板的绳子上安装了一个吊带,让被试把手臂放进吊带里。吊带上装有一支笔,当被试移动手臂时,移动的轨迹就会被记录在下方的纸上,实验时被试需要完全放松自己。斯泰因推测,纸上的笔迹将反映被试的无意识思考。虽然她的实验没有明确的结论,但后来斯泰因将詹姆斯的“意识流”概念应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这一实验正是她向创作道路迈出的第一步。

我还翻出一本小册子,其中有一页刊登了两位著名作曲家的乐谱手迹。我已记不得书的作者和书名,但对两份乐谱记忆犹新,一份整洁有序,一份漫卷狂草。作者说一份出自贝多芬,一份出自莫扎特,然后请读者猜测两份乐谱的作者分别是谁。书写差别十分明显,作者身份很容易辨认。作者认为以上事实证实了他的理论:笔迹(这里是乐谱手迹)可以揭示人格。当我把书带给住在隔壁的一位音乐专业的研究生阅读时,他觉得十分有趣,我也深有同感。但我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作者的理论阐述毫无价值。如果只选择能够证实自己假设的案例,就永远无法验证假设的真伪。可能有很多性情暴躁的作曲家,书写却很工整。预先精心选定的一对作曲家的案例并不能证实一个假设。

虽然我没找到一丁点令人信服的图示法研究文献,但自行设计研究方法的热情却被激发出来了。我开始思考用什么来进行图示法研究。对了,涂鸦怎么样?人人都会涂鸦。我想人们涂鸦的方式也许可以反映人格中的某些重要因素。但我该怎么做呢?我不可能潜伏在公用电话亭旁边抢打电话的人的便笺,我得找到一个法子,让人们在标准化情境下涂鸦,然后检验高成就动机者的涂鸦与低成就动机者的是否确实存在差别。

我决定这么做:首先画一幅复杂的涂鸦作品,包括直线、圆圈、S形曲线、波浪线、虚线和椭圆,然后用幻灯机将这幅涂鸦投射到屏幕上,停留两秒钟,让一组大学生把所有记得的图形画出来。两秒钟内学生不可能将屏幕上的涂鸦记得一清二楚,因此他们的画作所呈现的更多是自己的涂鸦习惯,而不是屏幕上的图形。

之前我们已经对这组学生进行了成就动机标准化测试。我挑出得分较高的学生的涂鸦作品,排成一列铺在客厅地板上,再找出分数较低的学生的作品,平行地铺在旁边。我和薇拉手脚并用地爬来爬去,找寻两列涂鸦作品的区别。薇拉发现了第一个主要区别:高成就动机者笔下的线条和几何图形大多互不相连,并且是用粗线条一笔勾勒出来的;而低成就动机者笔下的线条和图形是用虚线画的,它们相互重叠,且被反复描画。例如高成就动机者一笔画出一个圆圈,而低成就动机者将同样的圆圈反复描画了五六遍。我发现了另外的一些区别:高成就动机者画成S形曲线的地方,低动机成就者却画成波浪线;高成就动机者倾向于将一张纸画得满满当当,而低成就动机者会在纸上留下许多空白,尤其是纸的底部。

由此我得出结论:高成就动机者以更有效的方式完成了涂鸦作品,他们以最少的心力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自我表达。他们仿佛在想,能用S曲线表达的地方干吗要画成波浪线呢?一笔就可以勾勒的圆圈干吗要反复描画好几遍呢?可以将画纸填满的条件下干吗要浪费空间呢?

当然这是一个因果颠倒的解释。我之前并没有假设两类涂鸦具有任何差异性,所以即便后来得出两类涂鸦有所差异的结论,究其原因也可能纯属偶然。于是我又做了交叉验证,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被试群体里检验自己的假设,结果得出同样的结论:在成就动机和涂鸦方式两个变量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后来我开发出给涂鸦作品评分的标准化测量技术,并培训本科生研究助理使用这一信度极高的技术从事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也都证实了我的假设。

麦克莱兰本人的研究表明,高成就动机者认为工作出色带来的成就感远比经济回报、别人的赞扬和认可来得重要。他们一直努力提高工作业绩,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不为追名逐利,只为挑战自我。我们在多尼屋喝咖啡聊天时,他时常表达这样的观点:高成就动机者是创新人才。

6年后,麦克莱兰在他的杰作《追求成就的社会》(The Achieving Society)里提出,“成功国家”和“不成功国家”的主要区别来自其公民的成就动机。他引用并深化了薇拉所做的有关发展中国家儿童读物的研究,并采取了高度创新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了我的图示法研究,他运用我的编码体系研究古希腊花瓶上的装饰画,这些画出自《古典时期陶器研究项目丛书》(Corpus Vasorum Antiquorum)。他发现,与和平时期相比,古希腊大动荡即将到来时绘制的花瓶,其图案更倾向于有效的图示法形式,例如有较多的S形曲线,图案占据更多的空间。无论古希腊花瓶画家的作品,还是20世纪大学生的涂鸦之作,都呈现出与成就动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