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 » 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全文在线阅读

《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还我河山岳飞

关灯直达底部

朱仙镇离汴京只有四十五里,四十五里,只是轻骑兵不须两个时辰就可以跑完的路程。但是这四十五里却成了岳飞永远也无法跨越的距离,也成为南宋朝廷永远也无法跨越的距离。

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

——鲁迅

朱仙镇

岳家军进驻朱仙镇的时候,金将完颜宗弼(金兀术)在此与岳家军对垒。岳飞派遣猛将率兵奋击敌军,金军大败,金兀术逃回了汴京,并且准备全线撤兵。其实,金兀术的胆早在郾城之战中就已经被吓破了。

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探知岳飞只有少量部队驻扎郾城,便亲率精锐骑兵一万五千人直逼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这次战役,金军使用了其最具威力的重甲骑兵“铁浮图”,并以精锐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期望一战而胜。岳飞遣旗下背嵬军和游奕军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札刀、大斧,上砍敌兵,下砍马足,金军损失惨重,大败而逃。金兀术哀叹:“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而这次在朱仙镇的战役,岳家军仅派遣五百人就击败了金兀术的十万大军,金军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此时汴京城里的金军已经看到了灭亡的黑翼在自己的头顶上飞翔。在此之前的绍兴五年,岳飞就预先派遣梁兴等人深入敌后,招纳豪杰,预备在时机到来时,能以之作为内应。此时,原来啸聚山林的韦铨、孙谋等拥兵抗金,等待官军到来。义军首领李通、胡清、李宝、李兴、张恩、孙琪等率众归降岳家军。义军主动为岳家军通风报信,因此金军的一切行动以及山川险要之处,岳飞均了如指掌。河南、山西的义军都约定日期同时起兵,响应官军,所举义旗上面都书“岳”字。百姓箪食壶浆,争相迎接岳家军。河北以南,金军的号令已经毫无作用。连金兀术想征兵抵抗岳家军,河北都没有一人应征。金兀术哀叹说:“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衄。”金军将官很多也纷纷投降岳家军,金军统制王镇、统领崔庆等都率部来降。一些暂时没有投降的金将,也秘密接受岳飞的招降,准备克日起兵反金,金将军韩常准备率五万人投降。金军统帅乌陵思谋向来以残忍狡诈闻名,此时竟也无法统御部属,只好对部下无奈地说:“大家不要轻举妄动,等岳家军来了,你们投降就是了。”

岳家军官兵都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戒酒已久的岳飞也不禁高兴地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感觉大势已去的金兀术准备撤兵。正准备走的时候,一个书生在马前叩首说:“太子不用走,岳少保马上要退兵了。”金兀术说:“岳飞用五百骑兵就击破我十万雄师,京城的百姓也日夜盼望他到来,汴京怎么能坚守?”书生说:“权臣在朝中,而大将在外立功的事情,自古就没有过。岳少保自身都难保了,怎么可能成功?”金兀术大悟,于是留了下来。

《宋史》上没有说这个书生叫什么名字,但他对中国官场的熟谙却是令人吃惊的,这种熟谙使他的话成了一个悲凉的预言,后来发生的事情,竟丝毫不出他的预料。而此时,岳飞已经接到了退兵的诏书。

功败垂成

这一晚,岳飞无法入睡。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夜风袭来,吹得军帐里那面“精忠岳飞”的战旗猎猎作响,这是绍兴三年(1133年)九月,岳飞第二次朝见宋高宗的时候,高宗亲笔书写的。皇帝要岳飞把它做成战旗,在用兵行军的时候作为大纛。岳飞想起高宗亲自嘉勉自己的话:“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从中牵制——笔者注)。”高宗还招来内阁大臣,当众说:“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岳飞怎么也想不明白,曾经对自己如此看重,并承诺绝对不干扰牵制自己行动的皇帝,怎么突然之间,就变了脸色,乃至于一天之内,下十二道金牌逼迫自己班师呢?岳飞在此前的奏章中报告皇帝:“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即使是对军事一无所知的人,也能看出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洗雪靖康之耻,恢复被占河山,正在此时。而就在这胜利的曙光已经显现的时刻,怎么能退兵?

岳飞不甘心。

1126年冬,也就是“靖康之变”的前一年,当岳飞第三次投军,终于归入刘浩军中的时候,年方二十三岁。从那时候起,他和战友们出生入死,奋勇杀敌,建功无数,从一个从八品的秉义郎,成了一个令金人闻风丧胆的名将。从他从戎那一天起,洗雪国耻,驱除敌寇就是他心中最高的梦想。面对金人的凶残和百姓的流离,他曾长叹:“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更期望能“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同上)在他亲提锐旅渡过长江时,他曾效仿祖逖中流发誓:“飞不擒贼,不涉此江!”

现在,他终于站在了胜利的边缘,可是为了能够站在这里,他和他的将士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在小商河一战中,猛将杨再兴率三百骑兵与敌主力猝然相遇,杨再兴率部与敌人死战,消灭包括万夫长、千夫长在内的敌高级军官百余人,毙敌上千人。敌人箭如飞蝗,杨再兴身上每中一箭,就折断箭杆,继续作战,最后马陷泥中,被乱箭射死,三百将士全部阵亡。后来张宪军找到杨再兴的遗体,火化后,熔化的铁箭头竟有二升有余!颍昌之战中,二十二岁的岳云率领八百士兵,与金军主力左右拐子马苦战十余回合,身上百余处受伤。岳家军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可是没有一个退缩,使敌人肝胆俱碎,仓皇败逃。

而这些可爱的将士们,跟着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岳云曾经多次率先登上敌城楼,居功至高,但是岳飞却从未将其名字上报请功,连名将张浚也说:“岳侯躲避荣耀到这个地步,廉洁倒是廉洁了,可是却不公正了。”(“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也,然未得为公也!”)岳飞回答:“父亲教育儿子,怎能让他急功近利呢?”(“父之教子,怎可责以近功?”)而更重要的是,岳飞明白,在这个国度,最锋利的箭往往不是来自敌营,而是来自背后。

在当世名将中,岳飞的年纪最轻,资历最浅,战功却最引人注目。他自己相信“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方能太平,自己也身先士卒,严于律己。但是他更明白,要在这个人心惟危的朝廷做点事,是不能只依靠自己一人的。岳飞并不是个武夫,在平定杨幺之乱后,他为了搞好关系,主动向张浚、韩世忠赠送缴获的楼船。在襄阳六郡之战中,岳家军已经取得了胜利,刘光世的部队才赶到,但是岳飞却上表请求先奖赏刘光世部队。为了不让同僚难堪,宁愿自己的士兵受屈。这样的将士,自己被迫带着他们无功而返,怎能甘心!

岳飞更不忍心。每次调集军粮的时候,他总是长叹:“江南民力凋敝,已经到了极点了!”可是,为了北伐大业,又不得不硬着心肠征集军粮。而北方国土上的父老乡亲,更是望眼欲穿,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回来,赶走敌寇。当撤军的消息传出时,老百姓痛哭流涕,纷纷说:“将军军队来时,我们戴香盆,运粮草等待将军,现在您走了,金兵回来,我们怎么还能活命!”岳飞也泣不成声,只好取出诏书给百姓们看:“我不能擅自留下啊!”

其实,逼迫岳飞退兵最关键的因素倒不见得是那十二道金牌,而是秦桧的毒计。在十二道金牌颁下之前,秦桧就知道岳飞肯定不愿退兵,于是事先命令张浚、杨沂中等友军撤退,岳家军由以前全线出击的主力,一夜之间变成了悬师深入的孤军。釜底抽薪之后,秦桧再要求岳飞撤军,此时岳飞已经没有了选择。

夜已经很深了,岳飞还是无法入睡,三十功名,八千里路,随着这十二道金牌,化为乌有,散作云烟,再也无法挽回。

朱仙镇离汴京只有四十五里,四十五里,只是轻骑兵不须两个时辰就可以跑完的路程。

可是,岳飞的军队在胜利触手可及的时候,班师南归了。

从此,他们的足迹再也没有到过这里。岳飞骑在马上,望着近在咫尺的故都,长叹一声:“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满江红

岳飞班师之后,北方大片刚刚恢复的故土,马上又重新落入敌手。心灰意冷的岳飞多次上表请求解除兵权,都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而此时,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悄悄的酝酿之中。

秦桧入相之后,不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却一心求和,高宗赵构更是以偏安江南、做金国的藩属为满足,根本不想雪靖康之耻,恢复中原。当金人入侵的时候,君臣慌不迭求良将御敌,当情况缓和时,则又安于现状,不肯再兴兵北伐。而且秦桧与岳飞的矛盾,在秦桧入相时就产生了。

绍兴八年(1138年),金国遣使求和,愿归还侵宋的河南土地,岳飞说:“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待。”还说秦桧作为宰相,不能正确为国谋划,会成为后人的笑柄。秦桧十分恼怒。

岳飞一次读秦桧的奏章,当他读到“德无常师,主善为师”的时候十分愤怒,说:“君臣大伦,根于天性,大臣怎么能这样当面欺骗皇帝!”

岳飞撤军之后,秦桧又多次向金国请和,金兀术给秦桧写信说:“你朝夕求和,而岳飞却在河北用兵,只有把岳飞杀了,才能讲和。”秦桧认为岳飞不死,始终是和议最大的障碍,甚至会危及自己,于是下决心杀害岳飞。

但是,杀害岳飞最关键的人物,还是坐在江南金銮殿上的高宗赵构。

汉语中的“国家”是个颇可玩味的词:表面上看,国在前而家在后,国似乎比家重要;可是若按照构词规则,家才是中心,国不过是个修饰罢了。国是家前面的大旗,在必要的时候打出来,号召天下,莫敢不从。而家的中心又是什么呢?是人,或者说,是那个现在任家长的人。不管这个人是傻子还是白痴,不管他是阴险小人还是狠毒的恶汉,只要他坐在那个高不可攀的位置上,他的话就是金玉良言,他的决定就是圣旨。《宋史·岳飞传》说:“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岳飞。”而在这一对君臣的谋划下,岳飞的千古奇冤已成定局。

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父子及部将张宪被捕下狱。韩世忠痛恨秦桧专权,诘问他岳飞何罪之有,秦桧竟说“莫须有”(也许有)。

当年十一月,宋金签订和议,南宋在战争大胜之后,正式向金朝称臣,每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并以淮水为界,将淮水以北的土地都划归金朝。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绍兴和议”。

和议签订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父子和张宪被害。临死前,岳飞八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当时汉人洪皓在金国,偷偷以蜡书上奏高宗说:“金国人害怕的只有岳飞一个,到了把他叫作父亲的程度。当岳飞死讯传来时,金人喜不自胜,酌酒相贺。”岳飞被害时,年仅三十九岁。

《宋史·岳飞传》说:“从西汉至今,像韩信、彭越、周勃、灌婴那样的将军,各个朝代都有。但是要寻找像岳飞那样文武全才、仁智双全的人才,却是很困难的。史书说关羽精通《春秋左氏》,可是他没有文章流传。而岳飞北伐,军队到朱仙镇,皇帝下诏班师,岳飞自己写奏章答诏书,忠义之言,流出肺腑,有诸葛孔明之风。”(“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南朝宋武帝杀死自己的名将谭道济。临刑的时候,谭愤然说:“自坏汝万里长城!”岳飞的冤狱,与谭道济何其相似!

岳飞的死,对南宋朝廷来说,是巨大的耻辱,对中华民族来说,却又是巨大的幸运。南宋小朝廷不配拥有北方失去的大片国土,但是中华民族却不能没有精忠报国、矢志不渝的精神。岳飞以自己的生命为献祭,让无数的国人从那个黑暗的年代以后,开始明白和了解了这一种精神,而岳飞这个名字从此也就成了一个象征,一个矢志报国、殒身不恤的象征。从那时开始至今的数百年里,每当外敌入侵、国难当头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名字,想起这位文武全才的元帅写下的那首激励过无数爱国志士的《满江红·写怀》,而很多的人,就是高歌着这首《满江红·写怀》,踏上保家卫国、为国捐躯的征程。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